显微镜,作为探索微观世界的窗口,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而作为全球领先的显微镜制造商,卡尔蔡司(上海)公司的显微镜部门,更是汇聚了一群将技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精英。今天,我们将走近其中一位佼佼者——蔡司显微镜上海客户中心经理于洋,聆听他在显微镜领域的探索之路,以及对于终身学习的理解和建议。于洋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成功人士的经历分享,更是一份对追寻热爱的思考和感悟,是一个曾经的大学生一步步自我突破的乐章,对在自我追求和外在压力间徘徊的大学生群体,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职业生活:显微镜背后的交响乐
在访谈中,于洋详细介绍了他忙碌而充实的职业生活。他的一天被分割成多个板块:现场演示、样品测试、与总部沟通、培训工程师、自我学习……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又不可缺少,都需要他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洋是如何协调好每一个环节的音符,奏出和谐乐曲的呢?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职业和所在公司部门的主要业务吗?
我是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蔡司显微镜上海客户中心(ZEISS Microscopy Customer Center,Shanghai - ZMCCSH)经理。我所在的部门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为客户做现场演示,和与订单相关的样品测试,占80%左右。第二,是与总部实验室紧密联系,测试最新软硬件的性能。第三,是培训本地和亚太的应用工程师。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各占10%左右。
您每天的工作主要都有哪些部分,这些部分的时间分配是怎样的?
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我在实验室日常业务分配,与应用工程师协调沟通的时间约占50%,与总部沟通大项目,规划实验室和应用工程师发展的时间各占20%,其它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总结的时间约占10%。
您每天工作的自由度如何,有多少时间可以自己安排?
我每天被固定的时间主要是会议时间。约占40%。剩余时间均可以自己安排,但前提条件是在岗,并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
您觉得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是从技术角度思考到管理角度思考的转换。需要更全局的视野,不仅是横向业务范围方面的,还有纵向过去总结和将来预判方面的。
您觉得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团队成员得到组内外同事的一致好评;以及自己主导的项目被证明对公司业务发展有重要的帮助。
您所在的企业或者部门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在业务领域精益求精,但在人员发展上力求多元化,不设限。
于洋的日常,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切换,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但面对繁多的工作内容,于洋并没有被工作击垮,他的回答透露出他的游刃有余,对于work life balance的处理也得心应手。
职业发展:从技术到管理,一路谨慎前行
于洋的职业道路并非毫无波折,他经历了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变。但是不论在什么岗位,于洋始终保持“时刻学习,不忘初心,谨慎前行”,对从事领域的热爱和自身的追求是他能够胜任不同岗位的主要原因。
您工作绩效或者考核指标是怎样的?
一半与公司营销业绩相挂钩,另一半在年初设立几个目标,比如机器使用率与测试效率,总结性报告的数量和质量,支持总部大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实验室客户体验的良性反馈比例,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权重。
您工作或者整个行业,有哪些晋升的空间?
我司在技术岗和管理岗,都有完备的晋升机制。技术岗遵从助理应用工程师-应用工程师-高级应用工程师-应用专家-全球应用专家-全球资深应用专家-全球领衔应用专家路线;管理岗则和常规行业基本一致。
您为什么选择了现在的职业道路?
首先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我本人喜欢观察大千世界,并且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仪器设备,因此一开始选择了电子显微镜应用工程师的职业。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接触的客户和同行越来越多,逐渐感觉到,能与一个团队一起进步,比自己闷头钻研技术,对公司,对社会更有用。当时恰好也有这么一个机会,因此便从技术岗,转为了管理岗。目前,依然不敢忘记初心,日日谨慎前行。
您这个行业适合什么兴趣、追求和性格的人?
作为一名仪器行业的应用工程师,首先需要细心和耐心。生命科学相关实验有的时间很长很枯燥,有的可重复性相当低。要时时刻刻做好失败的准备,才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心态。其次要有快速学习和知识转化的能力。因为不仅生命科学本身仍在飞速发展,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形成的交叉学科更是日新月异。只有时刻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被立刻淘汰。最后,还要善于沟通,善于通过交流来获取资源,传递技能。
于洋的经历告诉我们,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工作岗位发生改变可能是自然而然的,但对工作的热爱是应当不变的,这是胜任工作的一大内驱力,也是他本人能够突破自我的关键所在。
专业相关:显微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访谈中,于洋分享了他对显微镜行业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未来显微镜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这将解放应用工程师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未知的科学探索中。
从事生物学实验仪器相关行业的人员,专业分布主要有哪些,这些专业各有什么优势,您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知识或者技能是什么?
从事生物学实验仪器相关行业的人员,专业背景以生命科学相关为主。其它也有化学,计算机,自动化等。生命科学或化学的专业背景是使用实验仪器的基础。计算机和自动化,能够在编程,图像后处理方面有更好的理解。除了相关专业以外,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是学习和使用新技能的能力,理解新的业务流程的能力,科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在最短时间内找出问题关键点的能力。
您认为显微镜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是什么,有哪些进步空间?
我认为,显微镜未来发展方向应该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主。自动化能够把应用工程师从机台前解放出来,节约体力;人工智能能够帮助应用工程师对结果进行研判分析,节约脑力。
您平常与科研人员或机构直接合作的次数多吗?具体会展开什么样的合作?
在时间许可和课题合适的情况下,我们愿意与科研人员或者机构进行合作。比如,用光电联用的方法对客户先前只在光镜或者电镜上测试过的样品进行更系统的测试;研发调试国产第三方的软硬件;和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实验,等。
于洋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显微镜行业的无限可能。显微镜的未来,将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让显微镜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易用,也将让传统的生命科学在新兴技术的应用下仍然欣欣向荣。
关于大学生:保持好奇,保持敬畏,保持呼吸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和机遇,但也容易被各方嘈杂的声音所影响。对此,于洋老师对大学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停止学习,不要敷衍,不要相信宿命。
最后,请您给迷茫的大学生,尤其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一些建议吧!
大学生不应该是迷茫的!大学生是青春的,充满朝气的,乐观向上的!大学生有无限的精力,有无数种可能性,等待你们去尝试。首先,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停止学习,不要浪费自己令人羡慕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刷抖音,刷小红书不是学习。去图书馆,去看最新的文献,去接触最前沿的理论和结论,再回过头用这些理论来设计自己的实验。第二,不要敷衍,不要马虎,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份报告和每一次总结。每天,都要给第二天的自己留下一些记忆。第三,不要相信宿命,不要妄自菲薄。学生命科学的都应该知道,每个生命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能够生存在这个宇宙间,必定与众不同。最后,保持好奇,保持敬畏,保持呼吸。
于洋的回答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学生的期许,我们可以感受到于洋老师从大学到现在,始终都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年”,他保持热爱,保持不断到的学习与进步,令人感受到他那澎湃而激昂的生命韵律。
写在最后:
回到先前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令于洋老师奏出的生活交响乐总是和谐而动听?” 通过于洋老师后续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于洋老师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有着极高的热情,而这份热情,来自于他的热爱,对观察世界动手实践的热爱、对团队协作创造价值的热爱……。或许当大学生在迷茫之时,应该想想自己的热爱,自己的初心,遵循内心,遵循热爱,才能在学习与工作中饱含活力,干劲十足,澎湃而热情地生活。
最后借用于洋老师的话祝愿大家: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依循内心所向,保持好奇,保持敬畏,保持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