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管理者

本篇采访对象是某中外合办大学生物专业的外籍教授,他在这个岗位上很是繁忙。在疫情前,他在自己的国家除了当教授之外,还主要运营着四个业务迥异的公司!
这篇采访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外合办大学里外国老师的一些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看看国外生命科学专业的博士毕业生(生物专业常常被誉为四大天坑专业之首)有着怎样的职业生活,他对中国又有什么样的看法。

职业概述

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现在的工作吗?

我是一名大学教授,刚入职九个月

您之前干过什么别的工作吗?

我之前是在自己的国家当教授,同时主要经营四家公司。第一家是教育咨询公司,我们向私立学院、中学、大学推出一些新型的、非授课式的教学方式和设计。第二个是一个软件公司,因为在做教育服务的时候我意识到这些服务需要配套的一些工具,而很多这样的工具市面上还没有,所以我就做一些软件来支持这些新理念和设计,我最近希望重新拾起的就是这个,打算申请一些经费来做。前两个是主业。第三个是一个商业咨询公司,当我开始跟中国企业有一些合作之后,我知道很多人非常愿意来中国做生意,所以我就当一个中间人的角色来联络这些人和中国人,在一些商业政策、法律等方面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这个其实是挣钱最多的;第四个是开着玩的,是一个韩国艺术公司,尝试帮助一些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卖到国外。这个公司啥也没赚到,就是维持着玩玩。

职业生活

您工作日的安排主要是怎样的?

每天都不一样,可能要做30件事,我啥都干,课程设计,课程教授,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做研究,出差交流。

您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什么?

在今年之前主要都是教育方面的,基本跟我博士学的细胞生物学没有关系了。今年开始,我开始建立实验室来研究行为学,当然本身我们做一些教学就是一种行为。我还会做一些大数据,比如我会去研究一些中国退休人口的数据。这些基本都是干实验,不会在实验室里做养细胞这样的湿实验,整体来说都偏信息和数据,背后的原理都差不多。

您是怎么设计课程的呢?

一般来说有四步。首先要收集信息,来建立这个课的教学目标,你希望学生学到什么,这个要搞清楚。如果有现有的课程,就要分析一下现有的课程有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然后根据现存的问题对症下药。最后,最耗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实施这个设计然后不断地调查,收集数据,来不断完整这个过程,一般这个过程要需要很多年。对于一门每年开一次的课程,我需要五年就大概清楚what’s going on了。

您跟同事一般做些什么?

这个也会有很多变化,简单说就是各种开会。开会的内容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今天早上就开了个会关于国际学生的,此外还会开各种事件和学科的会议,总的来说这些会议是强目标导向型的(除了有时候我要跟领导汇报,那个时候可能什么都说一点)。

您觉得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事情是什么?

有很多,我挑一个最重要的来说吧。我不是一个典型的教授,一般的教授可能就是上上课,在实验室搞搞研究,周末就出去玩玩,我喜欢在各种事物的前沿上摸索,所以对于我来说最难的一个事情就是变化。我上周准备了一些东西,但下周就没有用了,这经常会让我头疼。除此之外,创造新教学项目和设计也都非常有挑战性。我喜欢跳出舒适区,我个人是非常拥抱挑战的,这是研究的本质,不断地去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您前面也提到了您经营过很多不同的事业,这些背后有哪些您一以贯之的办事风格吗?

我的工作理念是与一般人不太一样的,比如说研究细胞,有些人可能就是对某个蛋白的功能感兴趣或者对某个信号通路感兴趣,他想去研究,然后再去想怎么研究。同样对于教学而言,有人会先想我要教什么,然后再去想怎么教。而我呢,我会先琢磨我想用怎样的方式来讲这门课,然后去填补合适的教课素材。我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研究,然后根据这个方法来找合适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名词,叫reverse design,我就是经常干这个。

除此之外,我在工作中非常强调团队。所以我会同时干很多事情,就像我之前所说,每天我的日程都截然不同。因为有了团队,你可以不用每天都吭哧吭哧地干一件事情,这样效率更高,也会有更好的成效。比如之前说的运营四个公司,我要雇很多员工来,更为关键的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按照我的想法和理念来工作。快速、高质量培训这些员工,这样能维持服务或者产品的质量。

您觉得您的工作work-life balance怎么样?

理论上来说作为一个教授好像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其实你的学生需要你指导,你的合作者需要你合作,你首先需要匹配他们的时间。其次如果你想升职,你还需要自己做科研,教课,拉经费,宣传报告自己的项目等等。如果你是个老教授的话,你可以让别的年轻老师帮你干活,你也可以将各种工作分配给你的学生,你也许可以很轻松(push老板警告)。但对于我,我确实同时进行的项目很多,很忙,但我也能自我满足。所以综合来说work-life balance是可以实现的,主要还是看个人,需要看你想干什么,想实现什么,如果你是个老教授,你想躺平,天天去打高尔夫也没问题的。

职业发展

您为什么选择现在的这个职业,不论是教授还是教育咨询,本质上都是教育?

是的,这是个很长的故事。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只能努力学习,先不管别的。等我到博士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很善于将复杂的东西拆解得更易懂,教学自然就成为了选择,因为我知道我有这个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能把某一个别人都干不了的事情干的很好,这往往能帮助你走向成功。后来我又自己找机遇开了好几家自己的公司,所以在疫情前我主要是一半时间在我的国家当教授一半时间开公司,疫情之后由于我的公司主要都是服务类型的,很多也面向中国,因此项目都停滞了。当我第一次看到新冠的时候,因为我是学生物的嘛,就一下明白了这个背后的严重性,于是就及时止损,避免了可能欠下大笔债款,现在我是没有公司了,但以后会考虑再开。开公司让我意识到了我可以推出一些服务,这些服务有用,很多人愿意买,我通过这个公司宣传这个服务,招人,正好有人也愿意给我资助,这就是个机遇逐步积累的过程

关于中国(谨慎看待这段内容,有不少盲目吹捧的地方)

为什么当时您不选择来到中国,而不是留在自己的国家?

最近你也注意到了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在降低,招的老师水准在下降,课程质量在下降,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水平也下降。当然了美国的一些最顶级的大学还是可以的,但你可以发现很多这些大学招的faculty开始频繁出现亚裔尤其是中国人,因为中国学生更聪明、更好学、更努力。所以我说美国是一艘要沉的轮船。学生都很懒,想走捷径,而不是努力去做事、学习、探索,我从开始当教授到现在一共12年,这12年的变化真的非常大。我知道中国学生都很努力、好奇、渴望去学习、重视教育,所以我感到能在这其中起到作用,能跟优秀的学生一起学习是一件非常诱人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花同样的时间在一群得过且过的学生上呢?当然美国也有非常好的学校和学生,但剩下的位置和变化太少了。我这几年觉得,中国将会是未来大部分科技发展的核心,我希望在其中发挥作用。所以总的来说有两点,学生很优秀,国家的未来科技发展很有前景,能参与到这样的潮流中让我很兴奋。

你觉得中国学生跟外国学生比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我觉得中国学生的优势要远大于劣势。如果非要说的话,整个国家的教学体系都在围绕着上课、记忆,很多人没有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兴趣、创造力。所以说如果有个老板跟你说让你做这个,你们能做的比欧美学生更好;但如果你们被随机分成几个组来做一个项目或者一起做一个观点性的演讲,可能就要麻烦很多。所以在博士的时候,仍然有很多人需要跟着大老板的屁股才能做事情,而不是自己探索发现。但我觉得这个问题能够短期内得到解决,关键是要让中国学生逐渐参与、熟悉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这种问题需要从小就逐渐引导帮助。

关于大学生

给迷茫的大学生一些建议吧!

我给的建议会跟你以后想做什么、想实现什么目标有关,比如你是想走学术还是开公司。总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金钱和时间都真正投资在自己身上,你们现在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时间。现在你用10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东西,几年后可能需要20个小时甚至更久。这个不仅仅限于学习读书,还包括做一些有价值的志愿活动,跟与自己不一样的或者一般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的人多交流,去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旅行等等,这些事情能让你更好、更全面地看待整个世界并思考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除了投资到自身以外,第二重要的是投资在关系上,比如说为什么我开公司的时候能拉到经费,为什么要强调团队合作,这些人际关系都将是未来你道路上所谓“机遇”的东西。最后一点,要想成功或者赚大钱,就要把一个别人都干不了的事情干出来,并干好,这样你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如果您对这篇采访的内容感兴趣,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本篇访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